第十九章 实际需求-《喀什的云朵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淳朴的居民们脸上爬满了笑容,他们热情地邀请陈风他们留下吃饭,好几个波瓦甚至还从家里搬出了一坛一坛的自酿美酒,说要来个不醉不归。

    陈风和李伟都是见识过新疆人酒量的,吓得他们连连摆手“拒绝”。

    最后小麦出了主意,李伟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,并保证之后会带着上海援疆的干部们一起上门做客,这才让好客的波瓦和姆妈们同意“放行”。

    三人沿着蜿蜒狭窄的小道一路向东,拐过不知道多少个弯角后终于离开了老城区。

    宽敞的街道上彩灯招牌林立,饭馆的服务员挥舞着菜单不断吆喝,来往的旅人熙熙攘攘,宛若另一个世界。

    “李哥,你说这旧城改造工程是去年就开始的,难道先前上门的人就没问过那些居民的实际需求吗?”

    陈风的问题格外尖锐,他在上海饱受企业里“形式主义”作风的困扰,所以思维会不由自主地“把人想坏”。

    “动迁安置是大工程,牵涉的问题方方面面,仅仅依靠一两次调研和沟通是远远不够的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旧城拆除和富民小区的建设都依托上海援疆资金,就算当地的同志有心帮待迁户解决问题,也需要层层上报,再交由我们来讨论决定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设计方案和项目规划是早早就拟定好的,大规模的修改所牵涉的成本、责任和后评价问题都需要慎之又慎。”

    李伟并没有因为陈风的“话里有话”而心生不悦,相反刚才老城区的经历还让他更加警醒。

    援疆工作绝不是一片坦途,更不可能只按照文件盖楼修路或是搞点热闹的活动就算成功。

    如何才能真正帮助世代生活在叶尔羌河畔的可爱人们?

    如何才能真正带动这片富饶土地跟上全国大发展的步伐?

    如何才能让喀什这颗南疆的璀璨明珠更加闪耀?

    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李伟的脑海里,以至于他连路都没仔细看清,竟是和转角突然出现的身影直接撞了个满怀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